-
蛋白G磁珠的描述
2025-9-15
71
結構與組成蛋白G磁珠通常由直徑為1-3μm的超順磁性微球和重組蛋白G組成。微球作為載體,表面經過特殊處理,能夠與蛋白G穩定共價結合。蛋白G是C型或G型鏈球菌表達的免疫球蛋白結合蛋白,其重組形式保留了與免疫球蛋白Fc段結合的功能域。工作原理蛋白G磁珠對多種物種的IgG亞類具有高親和力,如人、兔、小鼠、大鼠和羊等的IgG。它能特異性地與免疫球蛋白的Fc區結合,從而實現對抗體的捕獲和分離。在免疫沉淀、免疫共沉淀等實驗中,蛋白G磁珠可以與抗體結合,進而捕獲與抗體相互作用的抗原或其他蛋...
-
蛋白A磁珠的介紹
2025-9-15
70
蛋白A磁珠是一種基于蛋白A與免疫球蛋白Fc段特異性結合原理設計的磁性微粒,廣泛應用于抗體純化、免疫沉淀(IP)、共免疫沉淀(Co-IP)等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領域。以下是對蛋白A磁珠的詳細介紹:一、基本原理蛋白A磁珠的核心成分是重組蛋白A,它能夠特異性地結合多數哺乳動物IgG的Fc端(如小鼠、人、兔、豬、犬和貓等)。每個蛋白A分子可結合多個IgG分子(通常為5個),從而實現對抗體的高效捕獲和純化。磁珠本身具有超順磁性,在外磁場作用下可快速分離,撤去磁場后易于分散,便于實驗...
-
二氧化鈦磁珠1um的描述
2025-9-14
90
二氧化鈦磁珠1um是一種以二氧化鈦(TiO?)為主要功能層、粒徑約為1微米的磁性微球,在蛋白質組學等領域應用廣泛。以下是詳細介紹:結構與組成:通常以超順磁性納米顆粒為核心,如四氧化三鐵(Fe?O?),表面包覆一層二氧化鈦(TiO?)殼層。部分產品還可能在二氧化鈦殼層外有二氧化硅殼層,以保護磁成分,使其能在更劇烈的化學環境中使用。產品類型:常見有薄殼層和厚殼層兩種類型。薄殼層二氧化鈦磁珠平均尺寸為1.2±0.2μm,表面呈現納米級粗糙度島狀結構,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
-
Oligo(dT)磁珠的介紹
2025-9-14
99
Oligo(dT)磁珠是一種表面共價修飾了寡聚脫氧胸苷酸(Oligo(dT))序列的磁性聚合物微球,其核心特性與生物活性應用可歸納如下:一、核心特性表面功能化磁珠表面偶聯了由多個脫氧胸腺嘧啶核苷酸(dT)組成的寡核苷酸序列,能夠特異性地與真核生物mRNA的3'端多聚腺苷酸(PolyA)尾端通過堿基互補配對結合。磁響應性磁珠具有超順磁性,可在磁場作用下快速分離,移除磁場后無剩磁,便于操作和回收。粒徑與分散性常見粒徑包括1μm等,具有單分散性,懸浮性好,沉降速率低,適用于自動化操...
-
核酸提取羧基磁珠200nm的介紹
2025-9-14
83
200nm羧基磁珠在核酸提取中具有以下特性與應用分析:一、核心特性物理特性粒徑與分散性:200nm羧基磁珠粒徑均一,表面羧基密度可達550nmol/mg(顯著高于100nm磁珠的350nmol/mg),提供高比表面積,增強核酸吸附能力。磁響應性:超順磁性設計,磁吸時間短,便于快速分離,減少操作時間。穩定性:在pH1-13、硫氰酸胍、DMF、DMSO等條件下穩定,適應多種核酸提取緩沖液體系。化學特性表面功能化:羧基基團(-COOH)可通過EDC/NHS活化,與蛋白質、核酸、多肽...
-
羧基葡聚糖磁珠的描述
2025-9-14
102
結構與制備特性羧基葡聚糖磁珠是一種表面修飾羧基化葡聚糖的磁性納米材料,其核心為四氧化三鐵(Fe?O?)納米顆粒,表面通過羧甲基化反應引入羧基(-COOH)官能團的葡聚糖涂層。這種結構賦予材料磁性、生物相容性和化學活性三大關鍵特性:核心磁性:四氧化三鐵納米顆粒具有超順磁性,可通過外部磁場實現快速分離與定位。葡聚糖涂層:羧基化葡聚糖由葡聚糖經羧甲基化反應制得,顯著提升材料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減少細胞毒性并促進體內分散。羧基官能團:表面羧基可通過碳二亞胺(EDC)等試劑活化,與含氨...